2013 年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文科学生复习资料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知识回顾]一、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 地球表层系统 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 自然 事件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 频率 、 影响范围 和 危害程度 。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 、气象灾害 、 生物灾害 、 海洋灾害 等。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有复杂劳动 性、潜在性、群发性、 多因性、实发性、周期性。二、自然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不仅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 和 人员伤亡 ,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 和 干旱 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三、中国的洪涝灾害(一)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 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 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指因长期 或 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原因:多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高强度特点其他原因: 1、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流域水文水系特征。2、人类活动:人口增长、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思考]分析长江流域多洪涝的原因。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 进入雨季; 六月(D), “梅雨”;七、八月(C), 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南移;十月,大陆雨季结束。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巩固练习]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① 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2、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教广的是( )1、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2、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降水系统受阻或地形抬升; A、干旱与地震 B、台风与滑坡 C、洪涝与干旱 D、泥石流与寒潮3、减轻台风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最重要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修建各种水利设施B.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