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强化演练十三1.请用词语”诵读”“月光”“湖畔”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解析】 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所写文段中要有”诵读”“月光”“湖畔”这三个词语;要进行合理的想象;情景交融,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 如水的月光露出柔和的笑容,轻轻地洒落在湖畔上。透过这融融的月光,我仿佛看见一位姑娘的倩影。她正在脉脉诵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2.下面的文字选自王实甫的《西厢记》,请对崔莺莺送别张生的情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莺莺的惜别之情。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解析】 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首先,要弄懂这段话的意思;其次,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扩展时应注意几个要求:要描写送别情景,并生动、形象地表达惜别之情。 【答案示例】 青山疏林,秋风习习,暮烟缭绕。那夕阳古道,对对双双,时有窃窃私语声,可现在,万籁俱寂,寂静得让人害怕。这种情景本来就够凄冷的了,偏偏此时传来了马的嘶鸣声,它打破了古道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的心。深秋野外的黄昏图景愁煞人。 3.请结合你对史铁生的了解及史铁生的文章《我与地坛》,对”史铁生铜像”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文字。(60 字以内) 【解析】 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其实”史铁生铜像”告诉考生的信息是史铁生去世,建铜像纪念他。考生紧扣这两个信息点,再根据在课文《我与地坛》中获得的一些印象,就可把史铁生铜像的状态描写出来。 【答案示例】 在地坛东南角的老柏树下有一尊史铁生的铜像。他戴着宽边眼镜,坐在轮椅上,手捧着书,温和地朝前望着,聚精会神地思考人生和宇宙。 4.下面是梁元帝《采莲赋》中的一段文字,可以想象成多个电影镜头。前一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 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要富有诗意;② 想象合理,语言生动;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 40 字。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镜头一:在春末夏初,树叶嫩绿,鲜花盛开的季节,一群少男少女划船春游,心心相印采莲去。 镜头二: 镜头三: 【解析】 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1)要根据给出的文段展开合理想象;(2)设计的场景和人物神态、动作要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