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作文试题猜想:从“中国创造”到“中国智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21 世纪的全球,“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无处不在。2012 年,国庆前后,《经济日报》推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整版专题报道,其中一篇“述评”指出。虽然 2010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 19.8%,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制造”正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比如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之痛。以及频频遭遇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专题认为,我国要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就必须发展“中国智造”。这不仅有利于破解“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而且可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向全世界展现“made in China”新的形象与风采。有人推算。中国人口红利窗口关闭大约在 2033 年前后。新世纪是 20 年代将进入战略规划期。对于“中国制造”而言,未来十年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的黄金期,更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期。虽然我们都知晓。这个跳跃充满着机遇和希望,但也不能忘记。这种转变肯定会带有痛苦感。而且时间也会较长。那么,我们用什么来锻造“made in China”,又怎么来铸造“中国智造”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押题理由以前高考作文命题,都是远离时事,远离热点,但从 2008 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当年高考全国卷 I 作文则给出汶川地震救援的材料。2009 年,高考江西卷作文给出佳士得拍卖行拍卖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的材料。2010 年,全国卷Ⅱ作文给出了当年世界读书日关于“浅阅读”讨论的材料。2011 年,全国课标卷作文又给出了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材料。历年真题充分说明,时事、热点走进作文命题的大门已经敞开,我们绝对不能漠然视之。需要注意的是,考过 4 年后,2012 年高考作文命题并没有涉及时事和热点。因此,2013年涉及时事、热点的可能性更大了,我们必须充分准备。解题方向方向 1保持清醒头脑,勇敢迎接挑战[名师支招]中国经济连续几十年高速发展,到 2010 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世界排名第二。这个第二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