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体会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方法;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3.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4.理解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证明以及它的几何解释.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2.本节学习是学生对不等式认知的一次飞跃.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方面深入地探究不等式的证明,从而进一步突破难点.变式练习 的设计可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并为以后实际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两个定理的证明要注重严密性,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每一步的理论依据,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通过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丰富学生数形结合的想象力.教学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 的证明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基本不等式 等号成立条件及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的数学内涵. 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观察常见的图形,通过面积的直观比较抽象出基本不等式;从生活中实际问题还原出数学本质,可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定理的证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通过类比得到答案.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11.提问:与哪个大? 2.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 24 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二、学生活动问题 1 我们把“风车”造型抽象成上图.在正方形中有 4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的长为,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面积为多少呢?生答:.问题 2 那 4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呢?生答 .问题 3 好,根据观察 4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可得容易得到一个不等式,.什么时候这两部分面积相等呢?生答:当直角三角形变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即时,正方形 EFGH 变成一个点,这时有.三、建构数学1.重要不等式: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 , ,我们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