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学年度第学期教师课时授课教案学科系:医学院授课教师:专业:临床科目:生物化学课题糖有氧氧化课型理论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主要教学内容1•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2•三羧酸循环的特点3•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教学目标1•掌握糖有氧氧化的概念及生理意义2•熟悉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3•学会从机体从整体水平调节血糖水平的机制4•具有运用糖代谢知识解释血糖水平异常的能力教学重点1•糖有氧氧化的概念及生理意义2•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3•三羧酸循环的特点教学难点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课外作业名词解释:糖的有氧氧化冋答:简述糖酵解和有氧氧化概念,比较糖酵解和有氧氧化?备注教研室主任签字:学科系系办主任签字:年月日年月日第六章糖代谢第二节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 CO 和 HO 并释放大量 22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oxidation)。有氧氧化是糖分解代谢的主要方式。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糖的有氧氧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葡萄糖或糖原在胞质中,经糖酵解途径转变成丙酮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第三阶段是乙酰 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 CO 和 HO。221.糖酵解途径此阶段与糖酵解生成丙酸的反应过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有氧条件下,3-磷酸甘油醛氧化产生的 NADH+H+不再用于将丙酸还原成乳酸,而是进人线粒体,氧化生成 HO,并释放2能量。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 糖酵解途径生成的丙酮酸由胞质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催化下,进行氧化脱羧反应,并与辅酶 A 结合生成乙酰CoA。此为不可逆反应。COOHNAD+NADH+H+C=0亠酥—rnAA4-cn^[爲丙酮酸丙團酸脱«s«a 合体乙酰 CoA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三种酶蛋白和五种辅助因子组成(表 6-1)。该复合体的五种辅助因子均含有维生素,当这些维生素缺乏时可导致CH.CO~SCoA+草醸乙酸乙酰 CoACH.—COOH拧掾酸CO—COOH 拧檬酸合酶CH>—COOHCH2—COOHHOHSCoA|「1COH—COOH(2)异柠檬酸的生成:在顺乌头酸的催化下,柠檬酸脱水生成顺乌糖代谢障碍。裏 6^1 丙聽釀脱毎酹翼合律的组成辅助闵子所含继生嘉丙噩酸脱氯鹏TPP维勺索比二直雄草醸胺转乙旣證二氫硫宰發制曲 A赧辛酸、泛酸二氢駆辛履眩脱氯酶FAD.NAD*维左索堆生巔 PF3.乙酰 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ele,TCA循环)亦称柠檬酸循环,是指由乙酰 CoA 与草酰乙酸缩合成含有 3 个羧基的柠橡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