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探讨论文摘要:从企业、银行和政府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指出,中小企业应强化自身素养建设,全面提升融资能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要发挥政府扶持和引导作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和进展的社会环境。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企业信用;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进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一般来说,企业融资能力与其资产规模、信用程度、企业未来成长的期望等因素成正相关,与企业风险成负相关。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抗冲击能力较弱等客观制约因素制约,融资困难。据 2024 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制造的 CDP 占到全国的60%,贡献了 50%的税收,并解决了 75%以上的就业岗位,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进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这一现实,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从政策环境、监管体系、服务机制、金融产品等不同层次,不断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24 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中小企业进展面临融资难的新问题。假如不对这些新问题加以及时关注,并实行应对措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将进一步恶化,大量中小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对经济稳定和进展产生巨大冲击。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一)中小企业自身原因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商业性贷款。信贷资金仅仅是企业融资渠道的一部分,企业融资渠道还应该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融资租赁、并购融资、票据贴现等…。但这些融资形式门槛高,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2.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是融资难的最根本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信用缺失。财务信用缺失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信用缺失的一个突出点。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所有权归属于个人,很少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和财务制度。而为达到融资目的,大量中小企业与社会审计机构串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造成银行对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加大,使银行很难对其真实的资信状况进行考察。这无疑使得银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