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二十七)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1.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B.热的纯碱液去油污效果比冷的纯碱液好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D.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O2时使用MnO2作催化剂加快O2的生成速率D[A.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即增加氧气的投入量,促使平衡正向移动,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碳酸钠中弱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的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解,碱性更强,对油污酯类的水解起到促进作用,即去污力增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C.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引起平衡移动,所以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选。]2.(2019·江苏常熟模拟)向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或充入一定量O2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达到平衡状态时,SO2、O2、SO3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2C.当SO2的生成速率与SO3的生成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2molB[A.升高温度或增加反应物质的浓度都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升高温度或充入一定量O2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B.达到平衡状态时,SO2、O2、SO3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2∶1∶2,也可能不是2∶1∶2,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B不正确;C.当SO2的生成速率与SO3的生成速率相等时,即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D.达到平衡状态时,二氧化硫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三氧化硫,所以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2mol,故D正确。]3.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X(g)Y(g)+2Z(g)达到平衡时,X、Y和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3mol和6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左移动的是()A.均减少1molB.均增加1molC.均减半D.均加倍B[A.如X、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按照2∶1∶2的比值减小,则平衡不移动,而均减少1mol,相当于减少的X、Z少,Y多,则平衡右移,故A错误;B.“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Y,则平衡向左移动,故B正确;C.由于容器的容积可变,则“”均减半相当于X、Y、Z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不会移动,故C错误;D.由于容“”器的容积可变,则均加倍相当于X、Y、Z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不会移动,故D错误。]4.(2019·四川乐山期中)在一定条件下,使10molSO3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则下图中正确的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C[A.开始投入SO3,它是生成物,只有逆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为0,图像上v正、v逆标反了,故A错误;B.据方程式可知SO2比O2生成的多,下面两条线标的物质反了,故B错误;C.据M=,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而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变大,故M变小,后来平衡不变了,故C正确;D.反应向逆反应进行,据ρ=,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积固定,ρ始终不变,故D错误。]5.(2019·河南郑州模拟)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3Z(s)X(g)+2Y(g)ΔH=akJ·mol-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0.3molZ置于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C.容器中放入3molZ,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吸收的总热量为akJD.容器温度不变,反应已经达到平衡C[A.可逆反应的反应物不会完全转化为产物,将0.3molZ置于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故A正确;B.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等于气体质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反应气体质量和物质的量都变化,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故B正确;C.容器中放入3molZ,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消耗的Z的物质的量小于3mol,反应吸收的总热量小于akJ,故C错误;D.反应伴随吸热,反应过程中会伴随温度的变化,变量不变的状态是平衡状态,容器温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