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范例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进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选入教材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这一章,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宠臣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英雄的转化过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以及风雪环境的描写上,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因而应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本课选入国标教材人教版必修第5册,学生通过前几册中小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因此组织本课教学时,提供了几个可供深化挖掘的点,分层阅读,以激起学生主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鉴赏景物描写,以及关键伏笔、细节安排,领悟其对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刻画形象的重要作用。3、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抗争的思想性格转变过程,形象地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必定性。4、通过探究本文进而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点。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课前播放《好汉歌》。 师: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日要讲的林教头。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 、课前准备:结合读书活动指导阅读《水浒》(最好为金圣叹评点本),或组织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四回至第六回,了解与本文有关的故事内容。 2 、介绍作者和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老师补充。 3 、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提炼课文的情节或就作品某方面写一点自己的阅读感受。 (沧州遇救酒店密谋小二生疑询问实情买刀寻敌草厅割交酒店沽酒庙里借宿真想大白奋起杀敌) (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准确、顺畅、简练。出示情节进展的脉络图结束这一步教学。) 三、自主探究,研讨总结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