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考研学生经验分享 第一阶段是从 3 月中旬到 7 月中旬。英语是我最早复习的科目,背景是我第一次 6 级差几分没有通过。当时的方法就是读新概念 3,然后看着中文想英文,背了 3 个月左右过了 40 课左右,然后第二次 6 级就比第一次高了 80 多分,过了。这期间因为我还有双学位课程要修,实验室还有实验,实在没有过多时间,除了英语就把政治的课本像读小说一样看了一遍,专业课就间或跟着低年级的同学上了生化 2 的课,看生化 3 版教材,做王希成老师 2 版的习题。大三下的两门专业必修我学的很认真,分子和遗传,所以我复习普生的时候这些内容跳的很快。 第二阶段是 7 月中到 10 月。这期间我每天可能还有 2 小时甚至更多一点在实验室弄文章吧。因为那时还傻傻的不知道要加细胞呢,觉得时间够的。这时我把新 3 差不多都过完了,开始弄新 4,每天早上读 1 小时。然后也开始背考研英语单词。方法很笨,把所有单词都一个个抄在小卡片上,再背卡片,反复背。英语单词不能间断,过一段时间再看看小卡片印象会很牢。当时我抄的可苦了,抄了 8 天每天 6 个小时,弄了 1000 张,然后就每天 2~3 小时 50 张的过。一开始用了很多时间,可是后面就相对轻松。期间也做真题,每天有时间去我们图书馆的期刊室看下英语文摘,各类文章都看看,我觉得这个习惯挺好的,至少我读真题阅读的时候不会有恐惧感了。10 月初的时候我做英语真题有 65 分左。那时觉得再把作文背背模板就可以上 70了,然后我就开快乐心没怎么看英语,半个多月后再做真题就只有 50 分了,把我气的半死!这是我没准备前的分数啊!一下回到复习前,郁闷!!!当时读完新 4 了,就开始舍命读真题的阅读补救~教训就是英语不能停啊,特别是基础不好的。 专业课的话是每天坚持看 2 小时的普生,并做提纲,当时我用的是陈阅增老师的第一版的《普通生物学》,过的非常困难,这本书很多细节都展开来讲,而且我做提纲时喜爱把书上的重要的图也画下来,不然我记不住,所以我用了 2 个多月才过完。过普生期间我把习题册也过了一遍。我觉得有时间的话还是看一下第一版的书吧,有些机理还是讲的比较好,但可以不用像我那么辛苦弄提纲了,看看就好。 政治我报了任汝芬的全程班,一直有在上他的课,教材我也忠心耿耿的只用他那个系列的,就多买了肖 4 一本,现在觉得很坑!因为我政治才 65!我当时觉得我有哲学系的功底(我双修的哲学)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