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阅读附答案 知白守黑 暖风刚吹到虢国老城墙根,涂弦夫就摆着细长的身子出来了。 涂弦夫长得很有特点。正面望去,花白头发根根直立,头向前倾斜六十度;侧看,像半拉大括号,过于宽大的衣服总是忽忽扇扇,显出飘逸之风。 瘦!太瘦了!谁见到他都这么说。涂弦夫却总是摆一摆枯枝般的手:负担,胖了,都是负担。 涂弦夫退休前是书法家协会主席,除了搞一些展览,或者配合小城重点活动写点应景的对联,其它时间,都在写字。他从二十多岁开始学书法,柳体、颜体都讨论过,后来喜爱上了康有为体。退了休,涂弦夫有更多的时间写字了。人越写越瘦,腰越写越弯,字是越来越纵横奇宕,干脆遒劲。 涂弦夫的守黑斋一般人不让去,除非是要好的友人。写出一幅好字,涂弦夫会给他的几个朋友打电话,兴奋。沏一壶好茶,站在门口巴巴地等着他们来。 去守黑斋次数最多的,是虢国老城的名士吴一品。他不习书法,爱的是茶,有茶痴的名号。和涂弦夫在一起,吴一品结巴的毛病似乎也少了。两个人赏字,品茶,论道,守黑斋里墨香和茶香氤氲缭绕,别有一番喧闹的雅趣。 天越来越暖,涂弦夫出来的次数也慢慢多了。一天晚上他转到南城门口,看见有人在写字,还有不少人围观。原来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练地书。一根木头棍,前面绑一块水滴型海绵,水桶里蘸点水,在水泥地上龙飞凤舞,写的是“数风流人物”。那个“风”字拐出几个奇怪的弯,但却引来围观者的喝彩。 涂弦夫认真看看,发现老头有一些书法功底,可惜个别字的布局不合理。他拍拍老头浑圆的后背说:“这个‘风’字不是这样写的,应该这样……”他边说边比划,甚至伸手想拿过老头手里的“笔”示范一下。 老头拿“笔”的手朝后一缩,瞪了他一眼:“咋写?你说咋写?猪鼻子插葱,你还想装象。你是王羲之啊?” 涂弦夫被老头抢白一顿,讪讪离去。他把吴一品叫过来,茶没泡,就跟他说那个老头:“太恶劣了,怎么可以那样写?鄙俗!” 吴一品一言不发,看着涂弦夫在守黑斋里转圈,义愤填膺。末了,他微微一笑,把涂弦夫拉到书房门口,指着门上“守黑斋”三个字让他看,吴一品说:“知白守黑,对吧?” 涂弦夫当初给书房取的名叫守墨斋,吴一品看后摇摇头,说“好”,但不如去了土,叫守黑斋。涂弦夫问为什么,吴一品说:“看过《道德经》吧?”涂弦夫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可是这句?” 吴一品一拍手:“对……对……对了。”于是,守墨斋便成了守黑斋。 看着守黑斋三个字,涂弦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