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知识点 很多学生都对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有畏难心理,虽然这种文章表面看起来容易读懂,但是学生们总是会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下面是整理的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知识点 1. 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他的诗风格清新,婉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 元稹:河南河内(今洛阳一带)人。他曾经做过宰相,是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世称“元白”。 张继: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其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事雕琢。 2. 古人写洞庭湖君山岛的诗句: 《题君山》 唐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3、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首古诗 《望洞庭》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把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方,独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湖光秋月两相和。”秋月:指秋天皎洁的明月;湖光:指明月下清亮明净的湖水;和: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亮明净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湖面;镜:比方平静的湖面;未:没有。这句诗的意思是: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平滑的镜子一样,没有一丝波纹。这句话用巧妙的比方补充了第一句,因为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和谐。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白银盘:比方月光照射下平静的湖水;青螺:比方湖水中的君山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亮,山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如同一个银白色的盘子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第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方恰当,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色调淡雅,相得益彰。 《菊花》的是唐代诗人元稹。菊花是诗人们喜爱的歌咏题材。有的人爱菊是因为菊花不畏风霜,有的人爱菊是因为菊花蕊洁香远,诗人元稹爱菊则是因为菊花开尽就再没有别的花了。诗人的立意新颖别致,是咏菊诗中难得的篇章之一。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秋丛:一丛丛的秋菊;舍:房屋;陶家:东晋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