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句的十个切入点仿例造句是近年来高考的新题型,不少同学对它很陌生,觉得无从下手。这种题型表面上看来很简单,其实它包含了许多隐性的要求,如果不注意这些要求,便会失分。试看一例: 仿照下列划线部分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使前后意思衔接一致。 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从题干来看,此题的要求是\'仿照划线句\'\'另写两个句子\',且\'使前后意思衔接一致\',强调\'两个\'是为了与例句构成排比句,强调\'意思一致\'是为了与例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前者是着眼于句子形式,后者是着眼于句子内容。这便是题目的显性要求。那么,\'仿照\'的内涵是什么呢?又\'仿\'例句的哪些方面呢?这就是题干中的隐性要求了。笔者认为,只有着眼于下列十个切入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仿句\'。 一、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一致,做到材料紧扣观点,事例典型合理。如例题划线句的前提句是\'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显然话题应是\'爱心\'。 二、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单句、复句等。从上例来看,例句的句式为使动句,且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分句为比喻性判断句,后一分句为使动式兼语句。 三、修辞。仔细研读例句所用修辞,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排比、对比、比拟、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上例的前一分句用的是暗喻修辞格,那么仿句也须用暗喻手法。 四、结构。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相同。从例句来看,前一分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为\'主+是+宾\',宾语为双限制的偏正短语,前一限制为数量词,后一限制为季节性名词;后一分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为\'使+(兼语成分)的人+谓动+宾语\',兼语部分为偏正短语\'……的人\',宾语部分也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因此,仿句的结构均应与例句相一致。 五、衔接。所造仿句在语境上、语意上、用词搭配上均应做到与例句连贯自然,相互照应,衔接一体。例句所述\'爱的社会\'、\'呼唤爱心\'、\'冬日阳光\',\'使……的人……\'均为必仿语境和语意,在用词上,也须按照例句的\'爱心是……的……,使……的人……\'格式。 六、表达。仿句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类似\'爱心是一块温柔的暖风\'、\'使傲然挺立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的说法。 七、手法。在表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