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开普敦的“断桥”等开普敦的“断桥”郭克秀 南非首都开普敦是一个“包含了世界的城市”,1580 年就被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誉为“最美的好望角”。 然而,在开普敦市中心有一座断桥,特别醒目。桥的中间截然断开,露出一段缺口,张牙舞爪的钢筋展露无遗,大大小小的混凝土七零八落地挂在钢筋上,仿佛地震的遗留物,仿佛城市受伤的残臂,赫然屹立在城市中央。 这座桥是 15 年前的豆腐渣工程,因为设计师计算错误,钢梁无法承重,发生倾斜。桥建到一半时轰然倒塌,3 名建筑工人当场身亡。灾难的发生,不仅是经济和生命的损失,更是_道记录羞耻的符号。 面对羞耻符,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洗刷,所以当时开普敦政府决定清理垃圾。当身在狱中的建设局长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痛心地写了一封信,恳请市长留下这座断桥,作为警示之钟,让悲剧不再发生。这封信产生了极大影响,清拆断桥的决定遭到了绝大多数市民的反对。就在准备清拆的前一天晚上,开普敦广播电台播出了 3 名死亡建筑工人家属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信中说:“断桥是,母个人心头的痛,是市民头上的耻辱符,对于我们来说还要再加一份痛苦。但是,不承认有疤的城市是虚伪的,我们这座城市需要的不仅是美丽,更需要一种勇敢的品质。不要让耻辱轻易走开,即使耻辱里包含着痛苦。让断桥时刻警示我们吧,相信未来我们能做得更好!” 就是这封信,感动了开普敦的市民。市长专门召开会议,规定任何人不得拆除断桥。就这样,断桥保留了下来。后来每一任建设局长上任,都要在断桥前宣誓就职,保证用责任修补曾经的卧辱。素材运用争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开普敦人是勇敢的,因为他们敢于直面自己的伤痛。他们把断桥当作耻辱之碑,提示着责任。只有铭记耻辱的民族,才有可能开创新的辉煌。话题拓展 警示、无字碑、心中的痛黄丝带计划孙伟伦 “黄丝带计划”是新加坡内政部 2004 年推出的一项监狱管理措施,旨在鼓励全社会支持和协助曾经坐过牢的囚犯重返社会。该计划命名之初曾大费周章,策划者征集了很多名字,但都觉得没达到最好效果。一天,一曲美国老歌《老橡树上的黄丝带》使他们获得灵感。歌中唱的“我仍深陷囹圄,但我的爱人握有牢门之匙……只需一条黄丝带就足可让我告别过去”——隐喻出狱的囚犯在脱离铁窗生涯后,其实仍受困于社会歧视和压力的第二座监狱,而唯有家庭和社会勇于接纳他们,才能真正帮助犯人重获新生——其意义和内涵与该计划宗旨完美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