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章末整合[学习目标]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一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1.城市功能区合理规划的意义它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在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三个方面:(1)要有便利的交通;(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3)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应设置防护带。2.工业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对于严重污染、一时难治理的大型企业,如钢铁厂、发电厂等,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典型企业布局遵循以下原则:企业具体要求与污染一般布局原则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水污染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噪声污染可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自来水厂要求水源清洁布局在河流上游高新技术开发区需要高科技人才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商贸中心要求客流量大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仓库用地多,交通方便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奶牛场、蛋鸡场靠近市场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例 1] 下图是“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该城市盛行风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 B.东北C.西南 D.西北(2)该城市的最主要职能是( )A.文化中心 B.商业中心C.行政中心 D.经济中心(3)商业中心最宜布局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专题二 我国的城市化1.我国城市化进程(1)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较低。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 年,由于国家控制城市发展,城市化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人口由 1949年的 10.6%增加到 17.9%,30 年间城镇人口仅增加了 7.3 个百分点;1978~1996 年为加快阶段,1996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29.4%;1996 年以后为迅速发展阶段,从 1996~2006 年,仅 10 年的时间,城镇人口增加了 14.5 个百分点。(2)我国城市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