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 新人教版必修3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11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11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11
第 1 讲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考点清单]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孔子和老子1.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思想内容整体把握孔子的思想体系(2)地位:孔子的思想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老子: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哲学思想(2)政治思想:倡导“无为而治”。(3)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论共识孔子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伦理学;老子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自己的本体论。二、百家争鸣1.背景2.主要派别整体把握“百家争鸣”归纳总结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1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易混易错 孔子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以维护“君”为中心,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3.诸子百家思想的地位和影响新史观文明传承角度看: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今天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有益成分,如民本思想、和谐观念、统一意识、义利观点,同时也应剔除其落后时代的如三纲五常、等级贵贱等内容。三、汉代的思想大一统1.背景知识图解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背景2.理论——董仲舒的新儒学易混易错 “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3.实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4.影响深层点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强化了王权的权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树立有效的统治秩序。基准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题一 诸子百家及主张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地位或影响儒家孔子仁、礼、为政以德、教育观创始人孟子仁政、义利观、性善观亚圣荀子天行有常;性恶论;礼法并施百家集大成者道家老子道、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创始人庄子齐物、逍遥、天人“不相胜”文学、美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法家韩非法、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