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政 收 入 和 支 出重点: ⑴财政、预算、收支平衡、财政赤字、财政收入支出的含义; ⑵财政收入、支出的范围;难点: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理解财政收和支出,财政收支平衡;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 识记: ⑴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入、支出、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⑵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国家预算体系的构成; 理解: ⑴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⑵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运用:领会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年度财政工作报告。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3、思想觉悟方面 使学生增强国家观念,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复习提问 什么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按最终用途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 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与消费的关系? 导入新课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遇到一些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如,为迎接建国五十周年,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进行维修改造工程,又如,军队和警察是由国家出钱装备的,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和学校是国家财政拔款保证运行的,以上这些都是财政现象。就是一般老百姓也直接或间接地同财政打着交道。如居民购买公债(国库券),交纳与居民有关的各种税(个人所得税、自行车税等),这些都会形成国家的一定收入,也是财政现象。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作为国家中的居民,其生产和发展也离不开财政。那么,什么是财政?什么是预算和决算?什么是财政收入支出?什么是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板书) 财政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看图表(一)(教师上课前应准备好这张图表),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哪些部分要归国家占有?被国家占有的这部分是不是国家的财政收入的全部? 2)国家掌握财政收入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归纳讲授)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被创造出来,到最终进入消费领域,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分配过程。国民收入的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内部进行的分配。1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之后又在全社会范围所作的分配。 在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分别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经济单位以及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中进行的。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国有企业、城镇企业、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