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9讲考点一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016·天津卷)用NaOH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3H2↑。(√)(2)浓硝酸滴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3)与Al反应能产生H2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Fe2+、K+、NO、SO。(×)(4)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5)常温下,相同的铝片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2.(2016·上海卷)已知NaOH+Al(OH)3―→Na[Al(OH)4]。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D)A.CO2+2OH-===CO+H2OB.Al2O3+2OH-+3H2O===2[Al(OH)4]-C.2Al+2OH-+6H2O===2[Al(OH)4]-+3H2↑D.Al3++4OH-===[Al(OH)4]-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现象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消耗易拉罐中的二氧化碳,使罐内压强减小,易拉罐瘪进去,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又会和易拉罐表面的氧化铝反应,进而与铝接触反应产生氢气,易拉罐又鼓起来了,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