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 1 讲 基础知识——地球部分) [考纲要求]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时间。[知识讲解](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 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赤道半径 6378 千米,极半径 6357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1)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2)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 90°。一个纬度间的距离即 1 纬距约为 111km。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 0°~30°;中纬度 30°~60°;高纬度 60°~90°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例 1.从 A 地(60°N,90°E)到 B 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简析:如果将地球近似看着正球体,过地表两点和地心的平面与地表的交线为一正圆,该圆被地表这两点一一般分为优弧和劣弧,其中劣弧为这两点间的最短跳距离,因此,当这两点位于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时,这两点的最短距离为赤道或该经线(圈)被这两点分割的劣弧长度。答案:D例 2. 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 1110 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 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A.40°N,64°W B.50°N,64°W C.40°N,64°E D.50°N,116°E简析:利用每度 111 千米(111km/1°)确定某地的纬度或经度。并不是任意两点之间经度或纬度相差 1°,距离相差 111 千米,而只有在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度数相差 1°,距离相差 111 千米(赤道周长为 4 万千米,故 4 万 km/360°≈111km/1°)。从甲地到乙地是沿160ºN90ºE140ºE同一条经线圈飞行了 9 小时,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