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 13 讲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 (1)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2)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知识讲解]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3)矿产资源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 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2、海洋渔业生产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 渔业资源分布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开发:开始于 20 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海洋环境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