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 26 讲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考纲要求] 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知识讲解]1、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生产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空间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信息上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非物质联系 (2)工业的集聚和分散作用: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规模效益。传统工业:一些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在专业化工厂附近,形成专业化生 产集聚区域。新兴工业:协作工厂地理上靠近,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如:电子元器件供应厂与装配厂。 复杂产品原料零部件由许多工厂供应,每一种零部件销售到许多地区,为减少市场上交 易费用,形成跨国或跨地区的企业。跨国公司根据市场、原料或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汽车生产的全球化最为典型。 (3)工业地域 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为的是共用基础设施。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3、传统工业区 (1)概念:著名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 (2)鲁尔区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区位优势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能直通海洋广阔的市场1物质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形成类型性质分类 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煤炭、钢铁是基础,衰落也最明显衰落原因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的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整治措施:①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