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改革“军令状”:两会前中国各阶层的期盼”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下一步中国怎么变?人们把目光投向即将于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如何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将是会议的主题。它将进一步改变千千万万个雷应国的命运。36年前的马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时至今日,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亲戚办事顺利”问题? “80后”种粮大户雷应国每天与梦想同行。他从随身的智能手机里划出一张规划蓝图,小小的屏幕上,一片仓库厂房和金色稻田掩映在青山绿水间。 “3年后,这一切就将梦想成真。”身为江西丰城市秀市镇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雷应国说,已经在镇外荒坡上开工的这座生态农庄,集养殖、育种、仓储、加工于一体,将为他的事业打开一片新天地。 这几年,通过土地流转,雷应国逐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从250亩扩大到2700亩,年纯收入超过50万元,成为丰城这座“江南粮仓”里首屈一指的种粮大户。 过去15年,与中国改革进程同步,雷应国经历了一场改变命运的“奇幻之旅”。 他曾经是“被改革”的对象。1999年,18岁的雷应国从技校毕业,准备按部就班进入当地农村供销社工作。“没想到还没上岗就下岗了。”多年经营困难的供销社在那一年改制,他领了3000块“买断费”回家自谋生路。 彷徨之后,雷应国卖过苹果、辣椒,开过照相馆,还做过农资生意,一路跌跌撞撞,直到2005年在稻田里发现了事业的转机。走规模经营、机械化种田、科学种田的新路,他的事业和生活蒸蒸日上,“房子、车子、孩子,该有的都有了”。 作为合作社的领头人,雷应国现在要思考得更多更远。2014年,他决定不再单纯扩大种植规模,把重点转向利润更高的有机水稻种植和粮食加工。 他深信,要想更好发展,就要因地制宜不断变革。 下一步中国怎么变?人们把目光投向即将于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如何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将是会议的主题。它将进一步改变千千万万个雷应国的命运。 36年前的马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时至今日,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提出了新一轮改革的总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 毫无疑问,2014年又将是一个“万马奔腾”之年。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的改革举措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