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研的建议 一、专家分析:跨考常见的“三种人群” 1.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大部分考生跨专业考研的原因就是不喜爱之前学习的专业。曹某就是这样的学生,当初选择的是金融学,由于当时报名十分着急,遂盲目选择,导致考研失利。第二次考研就选择喜爱的法学,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如愿,顺利申硕。 2.之前所学的专业比较冷门,就业之路特别坎坷,遂跨专业选择热门的专业。比如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的考生,就业形势不好,跨专业选择金融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等比较热门的专业,提高今后的就业机会。 3.职场中打滚多年的人士,为了进修,且选择现如今就业形势比较好的金融学、法学、人力资源等热门的专业,因此与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不同。 二、跨考考研,专业之间如何转换 据了解,很多学生“专业跳槽”,有的是为了重新选一个热门专业给将来就业加砝码,有的是为了圆自己的兴趣梦,有的则是为了摆脱自己原来的专业背景。跨考可以使考生尝到很多甜头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涉及地域、院校和专业的跳跃,一旦有闪失,浪费的则是一年的宝贵时间。因此,考生必须理性对待跨考,转专业切忌盲从和投机,要根据自身兴趣、专业特点、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理智选择,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准确为自己定位。 (1)文科与理工科、医科之间的转换 文科与理工科、医科专业之间的转换,是所有专业间跨度最大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文科属于社会科学,理工医科属于自然科学,两者的学习和讨论虽然也有某些相通之处,有某些共同点,但总起来说是差异很大的:首先,文科的思维方式比较灵活自由,偏感性;而理工医科的思维方式更有条理性和法律规范性、更偏理 性,因此文科生选择理、工、医科非常不占优势;其次,文科专业靠长时间的积累,理工医科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文科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把握文科专业内在的理论框架,也更加需要一种悟性。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2)理工科与医科之间的转换 理工科和医科专业之间的转换跨度风险相对小一些。虽然都属于理性思维方式的学科,但由于它们各自理论性强、应用性强、操作性强,而且还需要严密的科学法律规范,所以这些专 业的学生最好还是继续攻读本专业,假如换一个领域,精力会不易集中。 (3)文科专业内部间的互换,理工科专业内部间的互换 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内部之间的转换,是专业选择里难度系数最低、跨度风险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