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做卓越老师》个人读后感参考_只有卓越的老师才能培育出卓越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阅读《做卓越老师》个人读后感参考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阅读《做卓越老师》个人读后感参考范文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上学期,有幸读了《做卓越的老师》一书,从中我猎取了丰厚的教育智慧,领悟了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是人学的真谛。这本好书犹如教育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更增强了我好读书的责任和读好书的兴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联想到,读书对一个老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老师。课堂是个大舞台,有的老师可以在舞台上纵论古今,挥洒自如,演出一幕幕精彩壮美的活剧;有的老师则期期艾艾,捉襟见肘,令孩子们失望。每每看到这样的反差,我的灵魂就会被孟子说的人之患,在好为师这句话所敲打着,一旦成为老师,就要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除了准备一桶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找到知识的源头,每天向源头汲取活水,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呢?那便是书。为人师者,最紧要的是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细品《做卓越的老师》一书,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实施课程改革,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博采众长,使自己的大脑不断吐故纳新,接受活化知识,才能厚积而薄发。书中很多话语,言简意赅,却让我颇有感触,回味无穷。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解决书多时间少的矛盾,老师读书必须学会选择,实行浏览与精读相结合。一般的书可以浏览,重要的书、名著就需要精读;与自己讨论方向远的书浏览,与自己讨论方向近的书精读。浏览的面不可太窄,精读的面不可太宽。做老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时候,仅凭我们的一己之力似乎显得那么单薄无力,就如书中所说,此时我们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经典求助:畅游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怎能不被教育家的激情与思想所打动?怎能不被他们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所吸引?他们的感情真挚而充沛,思想朴素而深刻,语言亲切而又不乏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