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强国梦永不失重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强国梦永不失重由训练部、中国载人航天办、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于6月20日上午10:04至10:55进行。神十航天员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沟通。全国数十万同学同步听取了此次航天授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讲人是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指令长聂海胜担当助手,航天员张晓光担当摄像。地面课堂活动的主持人是中国人民高校附属中学物理老师宓奇和北京市第101中学物理老师史艺。在神十科普训练活动太空授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三位航天员每人赠送一句话寄语孩子们:聂海胜: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学问,为中国梦添彩。张晓光:深邃太空,神秘无穷,探究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王亚平: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6月20日中国网)此前笔者对于此次航天授课内容早有预想,因为是对全国中学校生的讲课,而且又是全球同步直播,讲课内容自然不能太浅显、机密,无非失重现象、陀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螺仪原理之类简洁的太空科普知道。而当看完这期远隔几百公里的天地科学课堂之后,笔者也深深崇拜世界上最宏大的三个人正是他们的才智才有了今日的航天科技(000901,股吧),这三个人分别是牛顿、爱因斯坦,而另一个是我们中国古代创造火箭的无名伟人。而火箭技术肯定不比中国古代四大创造意义轻,算起来中国古代应当是五大创造才对。当我们今日在二十一世纪观赏太空失重现象的时候,却想不到生活在300多年前的力学之父牛顿早已用他的才智论证了这一切,即牛顿力学第肯定律、第二定律,即使是今日,航天科技还是要以他的力学理论为根本,200年后又一位科学巨匠原子之父爱因斯坦更是用学问推算出人类如何走出地球引力-使用火箭加速度原理使飞行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而爱因斯坦也用相对论原理让人类真正熟悉了宇宙、星体、时间,并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科技进展速度最快的电子、原子时代。太空授课中旋转并运动的陀螺其实就犹如我们的地球和宇宙中的自然星体,它们都在陀螺稳定原理下轨道运行,而正是陀螺原理支持着全部人造卫星和太空站,当人造卫星和太空站太阳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电池板失效无法支持陀螺仪运转的时候,此航天器也就将很快化作流星了。水张力下形成的太空水球其实就犹如我们地球的缩小版,只不过我们地球比它大得太多,构成地球的“水”也换成了液态铁,液态铁是构成地球核心部分的主要成分,也是留住大气层、爱护地球上全部生物免受太空粒子幅射的地球引力来源,而地壳和陆地正如那太空授课中漂移在水球上的“中国结”。虽然只是短短的50分钟太空授课,但这其中不知饱含着中国几代航天人的汗水和幻想,没有中国航天人火箭、飞船、测控、中继卫星等技术支持,太空授课根本无法实现,50分钟授课时间中,神十已经飞行了2.37万公里,也就是说授课地点和太空女老师在讲课的同时已经在几百公里外围着地球飞行了大半圈。太空授课意义深远,它让国人真正了解了航天科技的力气和价值,太空授课之后国内将不再有质疑之声,国外也将真正看清中国的实力,50分钟的这节课不知将开启多少孩子的航天报国抱负,亦不知将在将来因此而诞生多少位各领域科学家,笔者更期盼在这些孩子中会再次诞生一位像牛顿、爱因斯坦一样影响世界将来进展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科学巨匠,他将会在22世纪带领人类真正熟悉宇宙、时空,并带领人类开头真正的星际、时空梦幻之旅。抱负打算行动,才智开启幻想,太空授课点亮了很多中学校生的才智之梦,飞天之梦,这也是他们心中的中国梦,很多孩子们向往并为之努力的中国梦,必将分散将来中华民族的富强梦-才智梦张力无限,强国梦永不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