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未知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0:18:43[摘要] 采用 SCL—90 量表和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为测量工具,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应付类型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管理人员 应付方式 心理健康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江西省 5 家企业的 168 名中层管理人员为对象,其中有效样本为 136 名。样本分布情况:男性 54 名,女性 82 名;30 岁以下为 73 名,30至 39 岁为 49 名,40 岁以上为 14 名;大专及以下 58 名,本科 72 名,硕士及以上为 6 名;供职于外资企业 70 名,股份制企业 37 名,其他企业 29 名。 2.方法 采用 SCL—90 量表和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WCRS)为测量工具。施测方式为个体施测和团体施测相结合,指导语相同,当场填表,独立完成,填写完毕后当场交卷。 二、结果 1.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特点 采用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对 136 人进行了测试,经因素分析得出 6 个主成分或因子,它们分别是:宣泄与接纳(F1),包括量表中的第 5、16、17 和 19 项;认知调节与退避(F2),包括第 1、2、7 和 10 项;偏向归因(F3),包括第 11 和 18 项;第四个因子(F4),包括第 3、9 和 13项;防御策略(F5),包括第 4、6 和第 20 项;避免情绪困扰的策略(F6),包括第 8、12、14 和 15 项。本研究根据梁宝勇的六因子模式对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企业管理人员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分别为F1=10.94±2.86,F2=9.53±2.28,F3=3.90±1.56,F4=7.99±2.27,F5=7.78±2.07,F6=9.33±2.62,其中“宣泄与接纳”因子得分最高,“偏向归因”因子得分最低。 运用快速聚类法对所有被试在 20 个项目上的填答内容进行聚类分析,共聚类成两种应付类型:“应付类型 1”和“应付类型 2”,这两种应付类型的管理人员分别占调查总体的 32.6%和 67.6%。在应付方式项目的选择上,两类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有第 1、3、4、5、7、8、12、13、14、16、19、20项,“应付类型 1”的得分均值显著大于“应付类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