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事故调查分析方法 一、材料分析 对事故调查有关材料按需要进行整理分类,调查组人员可进行阅读、讨论分析。 二、损害分析 事故大多属于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意外偶然发生的事件。因此,对事故发生的致因讨论,不能在直接观察下进行,而是在事故发生之后,通过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根据国家事故分类标准,要从七个方面进行损害分析: 1. 受伤部位 mdash;mdash;身体何处受到损害; 2. 受伤性质 mdash;mdash;受到何种损害; 3. 损害方式 mdash;mdash;受害者与致害物是如何接触的; 4. 起因物 mdash;mdash;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 5. 致害物 mdash;mdash;直接引起损害事故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6. 不安全状态 mdash;mdash;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7middot;不安全行为 mdash;mdash;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三、原因分析 确定事故原因是事故调查分析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正确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才能汲取教训,实行有效防范措施,预防、控制事故的重复发生。但是,事故发生的机理往往很复杂,原因也有多种多样。有时某一起事故往往有多种原因,而各种原因之间又有着复杂的关联。因此,分析确定事故的原因时,应先从直接原因入手,再分析找出事故的全部原因,从全部原因中分析找出起主导作用的事故原因,即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1. 事故直接原因,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 (1) 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2) 人的不安全行为; 2. 事故间接原因,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即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1) 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存在问题; (2) 教育培训不够或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技术知识; (3) 劳动组织不合理; (4)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 没有或不仔细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3. 事故主要原因,指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属于下列情况者为主要原因: (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 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 (3)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 (4) 光线不足或工作地点及通道情况不良; (5)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 劳动组织不合理; (7)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有错误; (8)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9)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