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知识能否忆起]1.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概念(1)仰角和俯角: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如图 1).(2)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 B 点的方位角为 α(如图 2).(3)方向角: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图 3)① 北偏东 α°即由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 α°到达目标方向.② 北偏西 α°即由指北方向逆时针旋转 α°到达目标方向.③ 南偏西等其他方向角类似. (4)坡度:① 定义: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如图 4,角 θ 为坡角).② 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如图 4,i 为坡比).2.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和所求,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模型;(3)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4)将三角形的解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单位、近似计算要求.[小题能否全取]1.从 A 处望 B 处的仰角为 α,从 B 处望 A 处的俯角为 β,则 α,β 之间的关系是( )A.α>β B.α=βC.α+β=90° D.α+β=180°答案:B2.若点 A 在点 C 的北偏东 30°,点 B 在点 C 的南偏东 60°,且 AC=BC,则点 A 在点 B的( )A.北偏东 15° B.北偏西 15°C.北偏东 10° D.北偏西 10°解析:选 B 如图所示,∠ACB=90°,又 AC=BC,∴∠CBA=45°,而 β=30°,∴α=90°-45°-30°=15°.∴点 A 在点 B 的北偏西 15°.3.(教材习题改编)如图,设 A、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 的同侧,选定一点 C,测出 AC 的距离为 50 m,∠ACB=45°,∠CAB=105°,则 A、B 两点的距离为( )A.50 m B.50 mC.25 m D. m解析:选 A 由正弦定理得AB===50(m).4.(2011·上海高考 )在相距 2 千米的 A、B 两点处测量目标点 C,若∠CAB=75°,∠CBA=60°,则 A、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千米.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C=45°,由正弦定理得=,∴AC=·=.答案:5.(2012·泰州模拟)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东方向有相距 8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东 60°,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东 75°,则这艘船每小时航行________海里.解析:如图,由题意知在△ABC 中,∠ACB=75°-60°=15°,B=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