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4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诗经》两首课余撷珍 粤教版必修 1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自然的也是最美的——《〈诗经〉两首》喜欢《诗经》,是因为它那质朴的文字里流淌出来的洁净得没有任何渣滓的情感,如《静女》中男女主人公的那点“小调皮”,唱出了那个时代男女之间最为纯洁的爱情,曾令多少人为之赞叹。诸如此类,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件,没有优美华丽的辞藻,但就是那些来自先秦民间的最朴素的歌唱和最质朴的情感却令我们久久地陶醉,一醉就是几千年!在看似淳朴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读到它的睿智,它的 多情,它的真挚……读不尽《诗经》的美。【素材运 用】 《诗经》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源头,自此,人性中诗 一般的美好在古中国大地上悠悠流淌了几千年。那些善良而淳朴的人们, 辛勤地劳作,欢快地歌唱,追求美好的爱情。当他们还不懂得什么做诗的时候,诗的精灵早已从他们的歌谣中诞生,飞翔,一直飞越了几千年的时空,终于栖息在我们的心灵,令我们在读到这些古老陌生而又熟悉的文字时,怦然心动。那时的诗歌,是真正的“诗歌”。他们以诗的形式,放飞诗的精灵。每当静静地翻阅那些年代久远的四言诗的时候,我总是诧异于人们的单纯和 天真以及那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美感。写到这里不由得苦笑了一下,会这样诧异,或许是因为我的心境已不如他们干净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他们与自然和平共处,生活在一个简单的世界里,有着简单的情感。【相关话题】 1.自然 2.质朴 3.经典美 文 品 读美丽《诗经》鲍鹏山《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 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