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25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黄金时期”(1)原因: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二战对西欧经济的破坏。(2)政策:二战后到 70 年代初期,实行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政策。(3)理论支持:____________,主张国家干预经济。(4)成果:出现了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__”。2.“滞胀”时期(1)表现:70 年代初,美国、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2)对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3)结果: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____________”。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____________。2.实质:国家运用政策的调整,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____________。3.内容:医疗保健服务、______、住房、__________、教育等。4.发展过程:(1)出现:二战后。(2)日渐完备:20 世纪六七十年代。(3)继续发展:1973 年经济危机后。(4)缩小: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5.评价:(1)利:对__________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弊:导致__________不堪重负。三、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1)__________的进步。(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__________水平的提高。(4)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地位: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3.作用:促进了经济________的提高,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四、“新经济”的出现1.原因(1)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2)发展______工业,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3)经济全球化和____________革命的推动。2.出现:20 世纪 90 年代。3.特点:以_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4.影响: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 年的持续增长。【问题思考】想一想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读一读 二战后美国发展经济的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凯恩斯主义→货币学、供给学→“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发展过程。想一想 (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养老金:65 岁以上的瑞典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养老金的来源则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 90%由国家负担,1~6 周岁可领取儿童补贴。医疗保险: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