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3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 8 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终结1.二战后期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后美国为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以“冷战”为主要手段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3.二战后,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以苏联为核心形成了与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联合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华约组织,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东欧剧变使两极格局出现动摇;1991 年苏联因争霸和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西欧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两极政治格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这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两极政治格局的冲击。3.伴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决定国际事务的局面。4.新中国成立后,一步步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5.两极格局解体后,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三、比较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斗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2.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3.形式不同。从对两极格局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斗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斗争。四、中、美、苏“三角关系”的阶段特征及其成因1.第一阶段(1)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原因是美国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