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地表形态及其影响 第4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地表形态及其影响 第4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1/7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地表形态及其影响 第4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2/7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地表形态及其影响 第4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3/7
专题突破练4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17·吉林长春模拟)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下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单位:米)图,该烃源岩层顶部是一较完整的平面,底部呈现为不平的曲面。烃源岩层厚度主要受沉积物的多少影响。沉积物多少一般取决于沉积环境的地势高低、沉积过程中的地壳运动等因素。据此完成第1~2题。1.形成烃源岩的地质作用是()A.冷却凝固B.固结成岩C.变质作用D.重熔作用2.推测该烃源岩层甲乙沿线沉积环境及其变化最有可能是()A.在沉积过程中快速隆起B.在沉积过程中缓慢下降C.甲乙沿线较两侧地势高D.甲乙沿线较两侧地势低答案:1.B2.C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烃源岩层厚度主要受沉积物的多少影响”,可知其为沉积岩层,沉积岩是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而成。第2题,由图可知,甲乙一线沉积厚度比较薄,根据材料信息“烃源岩层厚度主要受沉积物的多少影响。沉积物多少一般取决于沉积环境的地势高低、沉积过程中的地壳运动等因素”,并根据外力堆积填低的原理推测,地势较高处沉积物薄,较低处沉积物较厚,且沉积层底部为曲面。故选C项。(2018·黑龙江哈尔滨模拟)下图是位于我国吉林松原市乾安县西部,大布苏湖(为盐碱湖)东岸的“泥林”景观,这里有两级阶地,整体高出湖面50米,沟壑纵横、泉水众多、锯齿狼牙、奇峰林立、气势磅礴,像一座森严古城堡。垛口连绵,影若将士扶望守城,严阵以待。其景色奇特、千奇百态、变幻莫测,是潜蚀地貌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第3~4题。3.潜蚀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生物作用D.冰川作用4.推测泥林景观形成及气候变化过程是()A.流水沉积—地壳下沉—气候变湿—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潜蚀作用B.地壳下沉—风力沉积—地壳抬升—形成台地—气候变干—潜蚀作用C.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气候变湿—流水侵蚀—气候变干—潜蚀作用D.地壳下沉—气候变湿—流水沉积—气候变干—阶地裸露—潜蚀作用答案:3.B4.D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貌形成于河流阶地且区域泉水多、沟壑纵横,是流水潜蚀地貌的表现。第4题,潜蚀发生于阶地形成之后;气候变干后河床裸露,阶地呈现;阶地源于流水沉积作用,说明曾经区域地壳下沉,气候湿润,流水作用强烈,携带大量泥沙淤积形成。(2017·河南郑州模拟)从水动力对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来看,湖滨浅水地区主要有垂直于湖岸方向的波浪和平行于湖岸方向的沿岸流两种动力的搬运与沉积作用。波浪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线平行,且向陆一侧与岸相连的滩,而沿岸流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有水体间隔的坝。下图为呼伦湖滨湖水动力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5.图示①②③④四处水域,最有可能分别发育有滩和坝的是()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①6.呼伦湖岸边的滩、坝等堆积体多分布于东部、南部湖岸,西岸很少,可能原因是()①地形②大气环流③人类活动④纬度⑤植被状况A.①④B.②⑤C.②③D.①②答案:5.B6.D解析:第5题,图示四处水域,②附近受波浪影响形成滩,③附近有沿岸流,两地都有弯曲,流速较慢,堆积作用明显,最有可能分别发育有滩和坝。第6题,滩、坝等堆积体的形成与流速、流向有关。流速与地形有关,流向与盛行风向即大气环流有关,故选D项。(2018·重庆一中测试)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湿润地区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第7~8题。7.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C.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8.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B.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D.风力作用显著答案:7.C8.B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的河床或河漫滩”,因此,首先是流水沉积作用,之后,地壳抬升,河床或河漫滩出露,受流水侵蚀形成阶地。第8题,在阶地形成过程中,由于两岸地势的抬升,会导致水流落差加大,河流流速加快,河谷不断遭受下切、侵蚀而变深;此河位于北半球,根据指向标判断,东南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地表形态及其影响 第4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