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进展,市政公用建设工程投资大幅上升,特别是大型的道路、桥梁、排水、污水处理广站、垃圾填埋场、煤气厂站、自来水厂站、隧道工程日益增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难度加大。在当前建设系统安全形势严峻,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尤其是重大死亡事故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市政建设工程安全形势亦不容乐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遏制三级以上重大死亡事故的发生,针对市政安全公用管理的现状和薄弱环节,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对当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市政公用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l.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综合素养差。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监督起步较建筑业晚,从法律规范性的管理上要落后建筑业,加上市政公用工程最初的建设项目多以道路为主,涉及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类别相对较少,使得长期以来在工程现场形成了重质量、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纵观近年来的检查和监管情况来看,市政公用施工企业各级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法律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法律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法律规范》等安全标准存在明显不熟悉、不了解的现象,甚至安全管理人员对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也直接导致了现场安全管理不够深化,安全检查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使得安全事故隐患不能立即消除或制止,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施工企业在机构设置上也比较薄弱。随着企业安全资质年检工作的法律规范,许多企业已经设置了安全管理部门。但也有“”不少企业,由于历史和观念的原因,仍然从 节约成本 出发,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上忽视安全生产,没有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是没有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必须的资金保证和人力物力支持,使得安全管理部门形同摆设,其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从而企业内部的安全教育、检查等各项工作无从淡起.更多成了应对检查的纸上淡兵工作。同时,由于缺乏纵深的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企业与项目部安全管理脱节,使得监管要求不能及时、准确地下达,现场的安全管理信息无法及时上传。施工人员的安全素养低也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市政公用施工队伍为获得承包任务,恶意竞争,低价中标后又分包、层层转包情况较多。施工队伍不稳定,常常临时性招收民工,使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