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环境管理(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课标解读1.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结合知识窗《环境保护法》和中国环境保护徽,让学生明了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则及意义。3.通过对环境管理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以我国当前环境管理的实例来导入新课。课前预习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及其[思考交流]。→步骤 1:导入新课,教师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步骤 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 1”中[问题导思]。→步骤3:教师讲解[例 1]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 步骤 6:师生共同完成[课堂小结]并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步骤 5:教师分析归纳其中的规律方法。用[例 2]验证。←步骤 4:师生共同完成“探究 2”中[问题导思]。1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了解环境管理的概念,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理解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和制度。3.体会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重点)2.环保意识的培养。(重点)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1.概念: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2.目的:既要发展经济,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3.类型(1)按范围分为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和部门环境管理三大类。(2)按职能和性质分为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和环境技术管理三类。环境管理的手段手段定义行政手段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经济手段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经济手段间接管理环境技术手段借助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手段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1.经济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这种认识是否正确?【提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因此,国家和政府干预环境管理尤其重要。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制环境的大规模恶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我国的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1)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