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标要求举例说出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成就。●课标解读通过我国典型事例说明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成就。●新课导入建议国家减灾委发布我国首个《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防灾减灾人才建设总体目标是:整体性开发防灾减灾人才资源,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完善队伍管理,形成以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到 2020 年我国防灾减灾人才资源总量将达 450 万,基本达到队伍健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制度完善、效能显著,导入新课——我国的减灾防灾。●教学流程设计⇒⇒⇒⇓⇐⇐⇐⇓⇒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了解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2.了解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行动。3.举例说明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成就。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成就。(重难点)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1.减灾防灾模式(1)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方式:面临重大灾害,应当采取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分工协作的方式,全民参与1抗御灾害。2.基本目标(1)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2)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地实施减灾对策。(3)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1.“防”“抗”“救”分别指哪一阶段的减灾防灾措施?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为何是“以防为主?”【提示】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以防为主”可以防患于未然,减轻灾害可能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以防为主”是一种主动的减灾防灾行为。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行动1.我国的减灾防灾工作(1)20 世纪 50 年代初:组织大规模的江河治理,逐步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防灾工程体系。(2)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加强地震灾害监测、预防的组织领导。(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注重建立健全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的管理工作。(4)1997 年 11 月:成立国家减灾中心。2.减灾防灾的主要行动(1)建立健全灾害管理体系。(2)开展减灾工程建设。(3)建立和完善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4)加强灾害保险与救援工作。(5)开展防灾减灾科学研究。(6)进行减灾宣传教育。2.我国每年都在中小学中开展减灾防灾的知识赛和模拟演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