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梅雨①柳宗元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②。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③。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④。注①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②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③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④这两句是对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下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秋夜[宋]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这两首诗的结尾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试结合诗句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观魏博何相公猎张祜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本诗所写的出猎场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括水调歌林正大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①。海内知名士,久矣望余光。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注①昼锦堂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欧阳修为其而写《昼锦堂记》。请简要概括词中的“大丈夫”形象。二、仿真练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渔家傲引洪适子月①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②从它归丙穴③。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③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张本。B.“巨鱼……谋自拙”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一个“从”字尽显其洒脱旷达状。C.下片“昨夜”“今宵”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D.“不知”一句,藏辞锋于婉转之中,由对渔人一家生活的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2)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做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吴潜①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②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漂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注①吴潜:南宋词人,为人正直不阿,曾任朝廷要职,后遭权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此词应为吴潜前往福建道经南昌时所作。②木末:树梢。(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西风”三句颇有气势,写出了词人登临滕王高阁时的兴致。B.“何处征帆木末去”,既写出词人伫立之久,又暗含前途未卜之意。C.“乾坤虽大愁难着”,化实为虚,乾坤虽大却安放不下词人的愁情。D.词人借凭栏所见之景,抒发了老当益壮、力图恢复祖国山河的壮志。(2)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一个词人形象?抒发了哪些情感?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离亭燕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①冷光相射。蓼屿②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③。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①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②蓼屿:长有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