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四十四)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0~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期中国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18~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清根据材料,说明在10~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各有何特点。答案变化:由领先世界到落后。特点:中国重经验,西方重实验;中国重实用,西方重理论(规律);中国重综合,西方重分析。2.吴歌是明清时期的流行歌曲,又称江南小调、俚曲、折枝儿。它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全盛时代是在明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以来(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人们)喜好劲歌狂舞,还在人……“际交往中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交往礼仪宋代之后有所改变,逐步变为浅吟低”唱。————改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重识江南小调》材料二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时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耳。改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重识江南小调》“想当初,这往来,也是两厢情愿,又不是红拂妓私奔到你跟前,又不曾央媒人将你来说骗。你要走,也由你走,你若不要走,就今日起你便莫来缠,似雨落在江心也,哪希”图你这一点。——摘自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不稀罕》“”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欲罢而不能,因非而得罪。——冯梦龙《黄山迷》……材料三吴歌这一腔质朴的、真挚的人生感受,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这里……孕育着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导从思想史的角度考查吴歌,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为改写中国思想史增辉添彩。————改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重识江南小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之后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原因。(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说吴歌孕育着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导的依据是什么?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对史学研究有何意义?解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思想上理学出现以及戏曲出现等角度综合分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私议朝政者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又不是”“”红拂妓私奔到你跟前,又不曾央媒人将你来说骗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等信息从抨击君主专制、择偶自由以及追求平等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明清之际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时代特征回答即可。(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为改写中国”思想史增辉添彩并结合所学从人文意识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从史学研究范围扩大的角度思考作答。答案(1)“”原因:理学的兴起,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戏曲等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2)现象:非议朝政,抨击君主;张扬个性,自主择偶;否定礼教,追求平等。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制度的腐朽;理学占主导地位等。(3)依据:人文意识的觉醒。意义:拓宽思想史研究的领域。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时期代表人物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器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中国技不如人,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