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版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范文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温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孩子们,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亲人无微不至地的爱,今日,我们再次走进《心中那盏灯》,去体会浓浓的父爱。 2、昨天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里的人物有谁?(板书:父亲我)讲了父亲为我做的一件什么事?(板书灯画图) 过渡:是的,课文详细讲述了父亲为我做冰灯,让我感动这件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 5___12 自然段,勾画出让你最感动的语句,批注你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二、同桌沟通,汇报学习情况(学生说到哪学到哪,着重理解) 1、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在里边打磨着。我发现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像洗碗。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温和一会儿。 (1)说说自己的体会。 (2)找出父亲做冰灯时动作的词语。(托着、打磨、擦、捂) 重点理解“打磨”(用一个东西摩擦另一个东西,使它光滑)。一般都有专门的打磨工具,如沙纸、挫刀等。而父亲打磨这块冰用的是什么呢?我说父亲真傻,为什么不用工具捶打呢? 是的,工具容易弄坏冰块,不容易制成冰灯,所以必须用手。(边演示边讲解打磨过程)先用手握成拳头放在中间,身上的热量通过手传递到冰上,使它融化,就这样反反复复,慢慢变成一个洞,然后再用手掌捂住周围,使周围的冰融化后变平整、光滑。要使一块不规则的冰就这样变成一盏灯,那需要多长时间的打磨呀!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夜里握过冰吗?那是什么感受? 你看,我们握一会儿都受不了,更不要说长时间地捏着一块冰,那种刺骨的冷是叫人难以忍受的。而父亲之所以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完全是出自于对儿子深深的爱。父亲实在冷得不行了,双手已经麻木了,只有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温和一会儿。体会“捂”。谁有没有在冬天被向皮火儿的经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过渡:即使难受,父亲仍然坚持着,让自己麻木的双手变得灵活一点,好快些给儿子做好冰灯,父亲确实太爱我了,我都被深深感动,谁来感动地读读。再齐读。 2.出示第二次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