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发现”新课的教案和学案设计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生长素的发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 理解植物向性运动的概念及意义。②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③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2、能力目标①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②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培养学生执著探索的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等科学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自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使其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观察、比较和总结、判断思维和创新能力;还通过课堂上学案使用的教学方法不但明显加强了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还显著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学过程】A.引入课题导言 1、请同学们观看教材窗台盆景这幅图,想到了什么诗词?(回答: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红杏出墙”说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讨论,是外界什么诱惑使这“红杏”探出脑袋,向外张望?这是植物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B.新课讲授一、植物向性运动:这部分内容安排学生看书自学并完成学案上的知识预览填空二、生长素的发现(一)达尔文向光性实验先向学生介绍胚芽鞘是什么?达尔文实验:图解的形式,flash 演示(A 组胚芽鞘保留尖端,B 组胚芽鞘切除尖端 C 组锡箔盖住胚芽鞘尖端 D 组锡箔盖住胚芽鞘尖端下面)问题探究一: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与胚芽鞘哪部分有关?看了课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同学们分析本组实验中的 AB,通过比较思考,这两个对照组单因子变量是什么?控制变量又是什么?由此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探究二:胚芽鞘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在哪里?看了课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同学们分析本组实验中的 CD,通过比较思考,这两个对照组单因子变量是什么?控制变量又是什么?由此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