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遗传病的预防》一、设计思路本节课“遗传病的预防”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生命科学》高中第三册第八章《遗传与变异》中第四节《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中的第二课时。教材中列举了禁止近亲结婚、预防遗传咨询、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倡导婚前体检和提倡适龄生育等五种预防措施,如果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学生一看就明了,且马上能够说出来,但是这仅仅是表象,因为从深层次来说,为什么要了解这五项措施,却说不清楚。这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对教材的把握应该在构建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挖掘如何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实现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于是,我按照“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设计第四节《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教学。学生通过学习遗传病的常见类型后,知道了三大类遗传病,也能够感受到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有一种迫切解决问题的动机;同时通过对遗传病遗传图谱的分析,学生初步掌握了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规律,能够根据表现型写出基因型,根据父母的基因型写出后代的基因型,这就具备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引入本节课的关键问题是:怎样预防遗传病?自然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建构预防遗传病是控制遗传病发生的最有效的办法的思想。预防遗传病的五种措施,学生一般都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近亲结婚”,但是对于诸如“婚检、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预防措施知晓不多;而且学生用已有的遗传学原理解释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婚检等措施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不够,而怎样预防遗传病是一个集知识、方法和情感于一体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运用视频手段从危害引入,教师创设了源于学生社会生活中的一对恋人结婚组建家庭的故事情景,迎合高中学生有急于了解但又害羞的心态,把教材中出现的五种措施顺序进行了调整,即按照“准备结婚——婚检——生育遗传咨询——产前诊断——产后治疗”人们普遍遵循的顺序设计了教学流程,设计了师生互动的问答、讨论、体验和交流等活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内化,如在“遗传咨询”环节中,设计学习单,按照学习单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体验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学会运用遗传学知识进行分析诊断,帮助学生提出建议;在“产前诊断”环节中,让学生扮演“医生”角色写一份产前诊断报告。学生置身于故事情景中,感受每一种预防措施的积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