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4 地球的运动——公转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绕________的运动。1.太阳 2.逆时针 顺时针3.周期:一个恒星年。4.轨道与速度。 以练促记近日点与冬至日、远日点与夏至日相同吗?不相同。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 1 月初,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远日点为 7 月初,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是________。目前,黄赤交角是________。黄赤交角 23°26′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之间往返移动,形成四季和五带。南北回归线 以练促记读图,回答(1)~(2)题。(1)当晨昏线处在③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C.南半球各地夜长达最大值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2)晨昏线从③移动到①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逐渐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C.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D.晨昏线移动幅度为 23°26′解析:(1)读图可知,当晨昏线处在③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时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各地相反,而赤道上则全年昼夜平分,此时也不例外。(2)当晨昏线处在①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从③移动到①即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此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南半球则相反;晨昏线移动幅度为 46°52′。答案:(1)A (2)B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在图中②④位置作晨昏线,用阴影表示黑夜。图中④处的晨昏线为________线。(2)比较北回归线的昼弧与夜弧长度:②位置___________,④位置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昼夜长短状况为:北半球夏季____________,且夏至日____________。(3)元旦,北半球昼夜 状况为___________长于__________,且之后昼长逐渐___________。②位置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④位置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4)极圈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度数______,它是发生_______和________现象的最低纬度。(5)比较不同位置赤道上昼弧和夜弧长度,可知赤道昼夜状况为________。(6)由②到④位置变化可推知,过渡状态的①③位置上全球昼夜状况为________。(1)昏 (2)昼弧长于夜弧 夜弧长于昼弧 昼长于夜 昼最长,夜最短 (3)夜 昼 变长 极昼 极夜 (4)互余 极昼 极夜 (5)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