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信息表标 题第四章 C 机械振动关键词机械振动 回复力 弹簧振子 简谐运动描 述本教学设计包括:一、教学任务分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资源五、教学流程六、教学设计思路七、教学流程八、教案示例学 科高中物理一年级 第一册 第四章 C 节语 种汉语媒体格式.doc学习者学生资源类型文本类素材课程类型高中基础型课程作 者郑百易单 位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地 址上海市新村路 2169 号Emailz100y130@sina.com用心 爱心 专心第四章 C 机械振动执教: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郑百易一、教学任务分析机械振动是继匀速圆周运动后学习的另一种研究较为复杂的周期性运动。学习机械振动既是对周期性运动共性认识的完善,也为以后学习机械振动、交流电、电磁波等知识奠定基础。学习机械振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机械振动现象入手,使学生归纳知道机械振动的一般特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弹簧振子”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使学生知道机械振动的受力条件,认识简谐运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在引入“弹簧振子”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理想模型”方法,在分析弹簧振子运动情况的过程中感受“归纳推理”,在研究弹簧振子位移时间图像和音叉振动及迭加的过程中感受“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归纳等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振动。(2)理解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3)理解简谐运动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随偏离平衡位置位移变化的定性规律。(4)初步学会由现象的观察、概括、比较、分析与归纳,得出相应的物理规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弹簧振子振动、音叉振动及迭加,感受“从简单入手、逐步深入”的科学研究方法。(2)通过弹簧振子的建模过程,认识“理想模型”的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生活事例,了解实际应用,体验乐于科学探究的情感。(2)通过探究简谐运动的规律,感悟实是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科学作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及其运动规律。难点:一次全振动中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四、教学资源1.物理实验(1)演示实验:① 研究简谐运动规律:竖直弹簧振子、运动传感器、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② 振动的对比和迭加:频率不同的音叉、两块玻璃板、计算机和声音分析软件。(2)学生小实验:锯条、单摆、橡皮筋、乒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