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导数、数形结合讨论二类方程根的问题湖北省仙桃市第八中学 杜好军 联系电话:13477412157导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的重要工具。在探求诸如,+2 方程的根的问题时,我们利用导数这一工具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是:1、构造函数,并求其定义域。2、求导数,得单调区间和极值点。3、画出函数草图。4、数形结合,挖掘隐含条件,确定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情况求解。下面利用导数讨论这二类方程根的问题。一、有关三次方程根的问题:对的根,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猜出一根,然后转化为, 再 展 开 , 应 用 待 定 系 数 法 即 可 求 出。 再 对求根得解。如;但大多数三次方程的根不易猜出,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导数,数形结合讨论这一类方程根的情况。例 1、方程的实根的个数是 ( ) 、3 、2 、1 、0分析:此题是一个三次方程,不易猜根。可先构造函数,再通过求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画出其草图,数形结合分析求解。解:令= 则= = 当或时 0 为增函数 当时 为减函数 ==013 故的极大值在轴的下方,如图 1,即的图象与轴只有一个交点,原方程只有一个实根。选。(图 1)例 2、已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若恰有一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分析:此题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参数的范围。可通过对函数求导得出其单调区间,它应包含题中给出的单调区间,初步得出的范围。又据恰有一解,即函数值第 1 页 共 3 页对应惟一值。可先由单调性画出草图,然后数形结合分析求解。解: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由得, , 得由题意 0 即 ①又在和上递增,在上递减。如图 2(图 2) 在的值域为 即 据图 2 可知,若恰有一解,只需 得 结合① 二、有关超越方程根的问题:这时更不易猜根求解,但构造函数求导后,画出草图,数形结合,找到图象与轴的交点,则可化难为易。很快得解。例 3、证明方程+2 有惟一解。分析:这一方程形式比较复杂,观察易知是其一根,但不能说明它惟一。我们利用导数,解题步骤基本不变,不同之处是要首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在定义域的范围内求解。证明:移项得:=0 令 y 01x 当即时 ,,为增函数(图 3)第 2 页 共 3 页 当即时,,为减函数。 如图 3,此时图象与轴相切。与轴只有惟一交点 故方程+2 有惟一解。例 4、若关于的方程在上恰好有两个相异的实根,求实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