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进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越来越弱,能“说”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更好地施展学生的才能,我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讨论。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我通过对 53 位三年级学生和 45 位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调查结论。(附调查问卷) 三、调查对象: 我所带的三年级 1 班共有 53 名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优秀者 12 人,占 23%,成绩一般者 31 人,占 58%,学习成绩一般及有困难的学生 10 人,占 19%。和曾经带过的五年级学生。 四、调查项目和分析: 1、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面对老师的提问,超过 70%的学生选择会思考,有时会举手,20%的学生选择了不举手,等待答案,剩下的一小部分学生发言非常积极,很希望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分析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原因,有 56%的学生害怕答错,不敢说,有 35%的学生站起来就紧张,说话无条理,更有少数学生认为心里会就行了,不想起来表达。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意愿并不强烈,被动的思考并不能激发他们举手的愿望,因此大部分学生习惯了等待答案,而不是“说”出自己的见解,其口语表达的能力可想而之。 2、作文好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强。 在调查中,认为作文好就等同于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超过了 80%,而认为没有关系的只有 15%,不到 5%的人认为关系不大。从数据上来看,可以反映出当前的小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不喜爱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觉得能写好作文就足够了,而不去理会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一节课下来,没有几个学生肯开口表达,沉闷的课堂也间接造成了老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育的不重视。 3、对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 在“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的选项中,有 5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但想锻炼、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3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或差,提不提高无所谓”,只有不到 1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强,并信任自己会更好。更有超过 50%的学生认为考试又不考口语表达,不必过于重视,有时老师为了赶进度也是直接讲重点,对学生的回答、提问根本不重视。 经过分析和讨论,我们不难发现,从学生自身反映的情况到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