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三语文 隐喻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人教版隐喻型话题的题面是一个喻体,我们必须找出相关的本体,再依据材料立意谋篇,写成文章。如果仅仅就隐喻型话题的字面义去立意,角度狭窄,立意单一,思维受到束缚,无法驰骋思想的野马,点燃灵感的火花,写出的作文一定文思枯竭,内容肤浅。 2004 年江苏 水有水的性格一一灵动,山有山的性情一一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再比如下而这则作文材料。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 那么,隐喻型话题应该如何审题与立意呢? 第一、要理解隐喻型话题和材料的深刻内涵 作为隐喻型话题,内在联系复杂,内涵丰富深刻,要借助对材料的分析,理清这种复杂的联系,挖掘其中 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才能充分搞清命题者的意图,审清题旨,确立中心。 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个话题为例。山和水都有性格:水灵动、睿智,穿行于山谷之中,冲击低矮的坎坝,绕过高大的山崖,奔向大海,任何复杂的地势都阻挡不了它在任何拦路石面前,不逞一时之勇,权变是它的特点。当然,风平浪静也罢,波浪滔天也罢,水永远是“蔚蓝”的一一这是它不变的性格。山沉稳、刚勇,任凭狂风吼叫,沙尘蔽日,暴雨倾盆,大雪纷飞,山自岿然不动。这是一个勇者的形象,敦厚却不呆板:春天山花烂漫,夏日绿阴匝地,秋来枫叶似火,冬至白雪皑皑一一异彩纷呈,变化多端。 这是献给山水的诗,是人类对山水的礼赞,也是在大自然的启迪下的一种理性的思考其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人之待人处事,要注意灵活性,因人而异,因事制宜,相时而动,随机应变。不循规蹈矩, 不墨守成规,以智慧和灵感去应对一切复杂的人和事。当然,也要注意原则性,不管情况多么复杂,都要理智冷静地应对,守住既定的底线,保持原则和尊严,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这个材料的深刻内涵,也是命题者希望考生去深入思考的。 再比如“珍珠”这个话题。认真读诗,我们了解到,珍珠在蚌壳里熬过了无数的黑夜经受了无数的磨难,但它没有沉沦,没有被艰难困苦压趴下,它摆脱了无数的痛苦、郁 闷和“忧伤”,终于成长为一颗晶莹的珍珠。“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是关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