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东 省 德 州 市 乐 陵 一 中 高 三 语 文 《 齐 桓 晋 文 之 事 》 复 习导 学 案 ( 二 ) 新 人 教 版复习内容:自主复习 “抑王兴甲兵”至文末过关达标: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2) 殆有甚者 (3)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4)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5)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2 .通假字(1 )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2)盖亦反其本矣( 盖, 通“盍”何不。反, 同“返”, 回到)(3)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 通“途”道路 )(4)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愬于王(愬,通“诉”,诉说)(5)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 辟,通“僻”,邪僻,不老实;已, 通“矣”, 表示确定语气)(6 )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 通“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3 .古今异义(1)声音不足听于耳与 古义:琴瑟歌唱。今义:指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2)欲辟土地 古义:国土。今义:田地;土壤。(3)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指中原。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4 .词类活用(1 )欲辟土地,朝秦楚(使动)(2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3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老者衣帛食肉(穿)(4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好吃的东西;轻暖的衣服)(5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小的国家;大的国家;人数少的;人数多的,势力弱的;势力强的)(6)以一服八(九分之一的地方;九分之八的地方)(7)抑王兴甲兵,危士臣(使……受到危害)15 、 何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怎么样) 何由知吾可也?(凭什么) 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怎么办) 何其壮也(多么)牛何之?(哪里) 何可废也?(怎么) 独何与?(为什么)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为什么)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用什么) 吾何快于是?(怎么)若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如同,像) 若无罪而就死地(如果)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这样) 若是其甚与?(像) 若民,则无恒产(至于)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你的)26 、在横线上填上语句并翻译画线的语句(1)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愬于王(使天下仕者皆欲于王之朝立,耕者皆欲于王之野耕,商贾皆欲于王之市藏,行旅皆欲于王之涂出,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