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学习目标】1、能识记物质的含义,世界的物质性原理;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运用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懂得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并坚定唯物主义的正确性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树立唯物主义观点,摒弃神创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1.利用自习前 15 分钟,依据自学指导,仔细研读教材并做好勾画和旁注,初步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并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填在“我的疑问”一栏中。2.利用自习剩余时间,独立完成“预习案”中的“自主探究”题目和“探究案”、“训练案”中的相关题目。3.必须牢记的知识点:物质可概念,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 【预 习 案】一、教材助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1、世界是物质的(1)什么是物质?物 质 是 不 依 赖 于 人 的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为什么世界是物质的?① 自然界是物质的②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③ 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总 之 , 世 界 是 物 质 的 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1、 我们使用的课桌、黑板、课本是不是哲学上的物质? 2、判断并改正:(1)物质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2)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 )(3)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4)人的意识是物质的( )3、思考: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知识拓展】1、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仅指物质现象,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客观实在。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是永恒的,不灭的;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是暂时的,可以消失。联系: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但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