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二中高二政治 27 社会发展的规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 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一、【课程标准】4.12 剖析生活实例,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考试说明】(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二、【学习目标】(课标解读)(1)A、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情境材料,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B、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所见过的一些不良现象,探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情况,以及这种现象对社会的影响,明确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C、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总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并运用此观点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回顾中外历史知识尤其是 58 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明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从而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社会发展有清醒的认识。三、【学习重点、难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重点、难点);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重点)3、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及发展过程四、【温故知新】(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五、课前导学: 【自主预习、检测】(阅读课本 P86-92,梳理基础知识,完成预习检测,并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出来)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自主探究: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社会存在?哪些属于社会意识?A.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1、什么是社会存在?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既包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1)社会存在 人们的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的变化发展决定着 的变化发展。(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