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五 化学实验专题三 定量实验及误差分析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知识梳理]一、定量实验及误差分析 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配制的主要步骤: 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转移→定容→摇匀→装入试剂瓶→贴 标签等。 2.应注意的问题: ⑴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⑵ 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 瓶 来 定 容 的 , 而 容 量 瓶 的 规 格 又 是 有 限 的 , 常 用 的 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 1000mL 等。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⑶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烧杯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 20℃时标定的,而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⑷ 定容后的容量瓶在反复颠倒、振荡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这是因为容量瓶是属于“容纳量”式的玻璃仪器(指注入量器的液体的体积等于容器刻度所示的体积)。用滴管定容到溶液的凹面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切时,液体的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积。将容量瓶反复颠倒、振荡后,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3.误差分析 ⑴ 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① 天平的砝码沾有其它物质或已锈蚀; ② 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读数,使所取液体的体积偏大; ③ 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 20℃,造成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④ 给容量瓶定容时,俯视标线会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⑵ 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① 砝码有残缺; ② 在敞口容器中称量易吸收空气中其他成分或量取易挥发的物质时的动作过慢; ③ 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使所取液体的体积偏小; ④ 用于溶解稀释溶液的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致使溶液浓度偏低; ⑤ 转移或搅拌溶液时,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