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卫生科普创作体会

卫生科普创作体会_第1页
1/3
卫生科普创作体会_第2页
2/3
卫生科普创作体会_第3页
3/3
卫生科普创作体会我从 1993 年下半年开始学习写稿,至今已有 19 篇稿件,先后在《中国医药报》、《成都科技商报》、《卫生与生活》、《生活与健康》、《群众卫生报》、《心理健康报》、兴化《卫生科普报》及《盐阜卫生报》等报刊上刊用。有一篇被《健康文摘报》转载。我是科普创作队伍里的新兵,刚刚起步,正在摸索着前进。两年来取得了一点成绩,悟出了一点道理。现将自己的创作体会写出来,以期得到行家们的指教。一、知难而上 勇于入门“万事开头难”搞科普创作也是这样,首先得解决“入门”难的问题。在学习写稿之前,必须对卫生科普创作的概念和要求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什么是科普创作?卫生科普创作的种类有哪些?写作上有哪些技巧?带着这些问题,我首先拜读和讨论了计朝阳的《浅谈医学科普创作》,王庭兆的《谈谈卫生科普创作的体会》这两份材料。行家们精到的论述为我指明方向,使我获益匪浅。有了对卫生科普创作的认识和了解,我就开始了卫生科普的创作。创作的第一篇作品是《精神病人犯法负不负刑事责任》。当时,社会上存在着“精神病人犯法不负开事责任”的说法。我查找了有关资料,写了一篇文章纠正了这种片面的观念,该文章发表在《盐阜卫生报》1993 年第 136 期上。初始的成功,使我充满了信心,我创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了,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二十余篇稿件,录用率达 60-70%左右。二、多看书 多学习一位同学写信跟我谈他的写作体会时,戏称“搞科普创作要舍得花本钱”,自己要订阅多种报刊杂志,以扩大自己的视野,掌握外面的动态,分析别人是如何写的,特别是科普战线上的行家里手的作品会给自己以很多的启示。同时,多看书多学习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文章的题材主要来自于生活和讨论成果、亲身体会、经验总结,但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借鉴别人的讨论成果会给你带来丰富的题材。将别人的最新讨论成果用科普的形式表现出来,把最新的医药保健知识用最通俗的语言方文字传授给广阔群众,这样的文章论点是人家的,但形式、骨架全是自己的,也是一种有益的制造性劳动,完全符合科普创作的要求,而不是抄袭。《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 年第一期有一篇论文,报告了隐匿性抑郁症常以关节痛的症状为主的表现,易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久治不愈。为此,我写了一篇题目为《风湿性关节炎与隐匿性抑郁症》投寄到《中国医药报》,被录用了,刊登在该报的 1995 年 1 月 5 日第七版上。同样,我根据《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卫生科普创作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