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文化生活》第六课射阳中学 顾建龙一、课程标准学习要求序号考点要求自我检测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及其意义。理解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理解二、考点整合问题探究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古代中华文化发展的辉煌历程:(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文字:(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B、史书典籍: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1)内涵:(2)意义: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1)文学艺术: A、文学艺术的独特作用: B、我国文学艺术的特点:(2)科学技术: A、科学技术的地位: B、科学技术的特点:2、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的原因:3、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A、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 ,又有 各自的 特性。 B、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 文化。 C、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 感和 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 。三、知识结构图解: 中华文化源 远 流 长 ( 基 本 特 征 之一)见证和原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原因):四、重点、难点点拨:1、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从发展历程看,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相对于古代埃及、印度等文明古国的文化 衰落、消亡而言,中华文化始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从内涵上看: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从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方面看出。2、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虽历经磨难,却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中的积极成份。 包容性的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